Lahok Oding 曾秉芳

來自花蓮豐濱 Makotaay(港口部落) ,在即將三十歲的人生關卡之際,開啟了尋找自己的身分文化之旅。想起與祖母一起手工縫製串起色彩鮮豔的傳統服飾、一起哼唱錄下的原民童謠,決定學習及必須延續自己的身份認同的想法讓她拾起畫筆創作。希望透過創作能在這個世代的年輕族人中展現出一種新的力量。

 

2017 城市X部落 流動的憩息 Lahok曾秉芳特展,桃園

2017 ART FORMOSA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2016 第三屆 Pulima藝術獎 優選獎

2016 藝術pakongko2,花蓮

2014 第二屆 Pulima藝術獎 優選獎 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拍打(一號~二十五號)

2017

acrylic on canvas

語言與文字的互相影響,沒有文字的語言的我們,從過去到現在,隨著時代不斷的滾動著。母語的每個形容、每個描述、每個想像,文字能適切表達嗎?書寫方向、字級字距、大寫小寫…該如何規範?過去,主要是仰賴面對面的來溝通相處;現在,更多的是習慣仰賴文字作為快速的交流方式。當文字從輔助溝通的角色,轉變成了主要交流的橋樑時,沒有文字的語言,又還剩什麼樣的方向可以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