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實驗・論壇
09/28、10/05
18:30-20:20
策展人 王繼三
花蓮台東地區的生活型態,相較台灣中央山脈以西,等於從農業社會的緩步直接跨進觀光的大政策定義中,沒有受到各種工業的衝擊。然而在全世界網路與電腦的席捲之下,生活的方式還是起了基礎上的變化,花東青年跟隨快速資訊的社會革命,在部落,在城市裡,用數位的方式建立自己生活的網路與基地,把過去農業生活型態的節奏在十年內刷出新的面貌,帶來很多行為變化,最明顯的是——歌謠產量的驟減。
例如,1990年前的東岸青年男女,經常在晚飯後齊聚某處(某人家後院),一同唱歌互娛的習慣逐漸隨著時代而消失,那些娛人娛己的笑話與歌詞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稍有改善偏鄉通訊的電視網路設備、投幣式卡拉ok,這些日益發達且價格低廉的影視音設備,以及通往市區更便捷的道路。
生活細節的改變,使得歌唱從日常生活裡越退越遠,一直退到大家要打開電視去看人家參加唱歌比賽,才又使人齊聚討論,不知不覺,歌唱比賽帶來的經濟收益與效應也改變了人對於歌唱純粹自娛的看法。此外,在音樂表達的技巧方式也有明顯的改變:過去東部的歌謠以歌聲與歌詞為主體,多半伴奏單純,這些錄音可以從1965年許常惠與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所蒐集到的歌謠看出。那時採集到大量以母語清唱與簡易伴奏(吉他、打擊樂器)為主的各地歌謠。
然而,1980年後,東部卡帶市場逐漸開始出現較為複雜的西式編曲與錄音技術,各地冒出讓人琅琅上口、訴說著各種情境的歌曲;有的傷心離家、愛人別離;有的跟朋友吵架、工作辛酸,各式各樣的情境透過音樂表達,從一張張黑膠唱片與匣式錄音帶傳到各地。
歌謠的產生原先存於生活之間,不受限於專業訓練或設備限制,人們自發地用歌聲訴說自己的情感與心聲原是自然的事,這種情境在1990年之前的花東是經常見到的事,如今則很難再看到。
說原住民朋友歌喉好,唱一首來聽聽吧… 但為什麼要唱? 又要唱什麼? 音樂在大觀光的架構下被當成什麼呢,是迎賓,還是產業?抑或是一種可消費的文化財嗎?
這塊被認為是音樂肥土的地區,在這幾十年來,並沒有真正被耕耘得很完善,只剩下前人留下的不同時空歌謠。今人的創作,早已被創作者包裝得很完善,透過錄音與製作,急著上架去賣,被產業化、商業化,與標籤化。
本展覽試圖接近與剖析一些面向—面對與探討歌謠消失的現象,跟參與的群眾共同回憶、感受,並希望透過論壇的方式,討論、探索歌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盤點音樂產業的角落,看看花東地區除了有豐沛的音樂人才之外,還遭遇了怎麼樣的問題,大家一起來抓抓看誰才是讓歌謠消失的兇手?
音像實驗・論壇 I
論壇主持人:吳昊恩
9/28(五)
歌謠哪去了—開場白
講者:王繼三
9/28(五)
歌謠的過去
講者:迴谷
音像實驗・論壇 II
論壇主持人:吳昊恩
10/5 (五)
歌謠的現在
講者:林清盛
10/5 (五)
歌謠的未來
講者:高志遠